政府如何从舆情管理角度加强危机预警 政府在安全风险管理中要加强舆情监测管理,提升危机预警能力。中国每个省成立了数十个省级专业应急指挥机构和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同时制定系列应急预案,政府在应急管理方面正在积极作为。 美国中情局负责监控全球舆情,搜集恐怖主义及军事扩散情报,监控范围包括微博、社交网站、报纸网站、聊天室、电视媒体网站等等,通过精确掌握有恐怖嫌疑对象的舆情信息,来满足国家安全、外交主动权的需要。在反恐预警方面,中国也可以借鉴别国的监测模式和经验,基于大数据优势,建立社会公共危机早期风险评估系统与风险管理系统,完善公共危机信息处理程序。据我所知,新加坡火灾安全管理系统在帮助民防部队缓解火灾危害中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中,需要优化与媒体、公众的沟通,平时建立良好快捷的信息管道。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措施,及时发布信息、沟通媒体和引导舆论,疏导、缓解民众紧张情绪,减少由不确定性带来的公众恐慌。舆情消退后,一些新的话题有可能隐含舆情新的变化方向,使舆情应对更加复杂和困难。还要继续跟踪,防止次生舆情危机发生。 中国企业如何运用新媒体进行舆情管理 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也有类似应对舆论危机的案例,如2005年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发生后,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发表公开声明向公众致歉,并召开新闻发布会。随后报道此事的媒体大多对其回应及时持肯定态度,许多报纸在头版头条,大幅刊登了有利跟踪报道,其销量不降反升。而在西门子“冰箱门”事件中,博西家电的领导人和负责人未在第一时间沟通当事人,并进行有效的危机应对和管理,其冷淡回应最终导致问题得不到解决,事态扩大,企业形象受损。 以上几个案例从正反两方面都很好地证明了,在舆情危机事件应对过程中运用新媒体进行公众沟通和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很多政府部门和企业在危机管理中出现重大失误,导致舆情发酵,一发不可收拾。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企业应该进一步认识到舆情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强管理。关于这一点,我也在《信息发布与危机公关》一书中,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利用大量国内外案例,从传播策略、应对技巧、话语方式、形象管理等角度,阐述舆情危机管理的系列策略。
随着新媒体的势不可挡,中国政府在这方面也正在自我转型,积极探索新的媒体管理及舆情应对方式。 1、政府媒介认知的转型和媒介素养的提升 中国政府队伍精英荟萃,整体素质还是很高的,更有才智素养过人者。同时,政府各部门还十分重视舆情管理和危机公关的相关培训,提升了媒体沟通、信息发布技巧等舆情管理能力。我曾给纪检监察、水利、公安、税务、民政、建设等系统等开展过舆情管理与媒体应对方面的培训课程,对此深有感受。我认为凡是只要他们愿意做、必须做,就能做好。当前中国信息公开意识已逐渐增强,遇到突发事件,政府基本上还是能做到利用媒体及时回应。政府普遍意识到,在互联网时代,不管网络监督所反映的内容是否属实、快速反应是必须的。在危机发生时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地公开信息,创新舆论引导方式。 2、政府传播方式的转变和舆情应对能力的增强 目前很多政府部门、机构已经开设网络信息发布平台,网络成为新闻发布的便捷平台,对外发布组织机构的新闻、信息,回应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网络新闻发言人使得新闻发布逐渐常态化,大量的网评员营造了正面的氛围,针对突发事件和普通社会问题方面的进行网络舆论引导。 政府部门及官员逐渐开始利用新媒体发布信息,包括开通政务微博、官方微信,论坛讨论、及时答复、网络访谈,接受网民的网络问政等,从内容资源建设和媒介渠道等方面,成为新媒体开明的主人。与时俱进的中国政府,正在建立自己的舆情管理的“专业队”、“领军人”、“同盟军”及“发布台”,同时集合意见领袖,合理设置议程,更强劲地抱团发声。 在舆情监测上,很多政府部门开始与舆情监测机构合作,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比如重点监控新媒体形式,关注网友言论及态度的分布情况,并进行动态跟踪,分析发展态势,线上线下互动,随时汇报,及时预警等流程。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部门在舆情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漏洞。比如,负面舆情事件发生后,相关政府部门和当事人的形象势必受到损害,回应中的“雷人语言”也能引发网友的疯狂吐槽;网评员作用有限,统一炮制的帖子及跟帖水平或起逆反作用,不能根本性解决问题。 新媒体不仅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它加快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向新媒体领域进军,向全媒体业态发展。在融合发展过程中,许多传统媒体新招迭出,景象纷呈,有尝到甜头的,有进退两难的,也有铩羽而归的。尤其是对官媒来说,新媒体的发展促进官方媒体的新锐化。在新媒体领域,官媒向网络融合的进程日益加快,新媒体渗透率节节升高,官媒网站不乏新锐、前瞻之风,已经逐步跳出大而泛的思路,正在学习商业网站的可取之处,积极摸索增加用户黏度的商业运行模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李小雨 ) 【字号 】【】【】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