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国经济不要一惊一乍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 7月份经济数据略显黯淡,不可避免又引起“唱衰者”看空中国经济。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确实面临不少挑战。国际方面,希腊危机,美国酝酿加息,原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大跌,以及新兴市场国家面临资本流出风险等等。国内方面,中国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经济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但总的来说,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亮点更多,无需过度悲观,中国经济已经表现出了极强的韧性,唱空者注定失败。 虽然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但经济增量却是6年来最高。2014年中国经济的规模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7.4%的经济增长所对应的增量超过8000亿美元。去年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达25.8%,比美国高1.1个百分点,居世界第一位。这是对中国经济更接近真实的描述。 尽管7月份公布的部分数据出现了反复,显示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筑底阶段。从外贸来看,7月进出口双双不及预期,但人民币已适度贬值,这将有利于外贸企稳。7月下旬、8月上旬发电耗煤增速降幅缩窄,意味着8月经济仍有望反弹。 与此同时,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结构调整的效果进一步显现。上半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9.5%,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化的趋势还在延续。产业升级空间广阔。近年来互联网、云计算、新材料、机器人、节能环保等新兴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并且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愈加明显。 更重要的是,前期稳增长的各项投入陆续进入“显效”期,降息降准、加强棚户区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等,都在夯实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此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经济体,在新一轮全球经济调整中可以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中获取新的机会。新的需求热点加快孕育,民生、环保、水利和城市改造等方面尚有不少投资空间。 而实际上,目前看空中国的几大因素并不新鲜,事实上也正是新常态下中国需要迫切面对与重点攻克的难题。只要做到积极应对,防范风险,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积极因素将不断增加,下半年有望延续近期的回暖态势。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