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家银行买理财被骗了。 就是前不久,重庆渝北区人民法院披露的一起刑事判决书显示,浙商银行购买到了价值共8亿元的假理财产品。 神奇的是,浙商银行一直没有发现这份理财产品有问题,直到银监会来总行检查,才发现购买的理财是“三无”产品,无备案、无编号、无真实投向。 这个新闻一出,很多投资者开始害怕,银行都能被骗,理财是不是就不能买了? 当然不是了,有理财需求的投资者还是可以买的,但是有些问题一定要注意一下。 不要轻信宣传 最近小司也在跟一些银行合作,发现银行对于产品宣传是非常严格的,对我们有相关产品的文章都要仔细审核。 但是每个行业都有素质不同的从业人员,如果你单独跟某个工作人员接触,保不齐他就会跟你说一些不靠谱的事,承诺一些没边儿的条件。 比如说最常见的就是说“我们这个产品可以保本保收益”。 但实际上,《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保本理财彻底不存在,而且新规中规定理财子公司可以发行分级基金,可以直接投资股市,这些都带来了更高的风险。 谨慎起见,这些人的意见作为参考——包括小司的话,你也可以仅做参考。 最根本的,最安全的,就是自己去看看合同。 理财合同看什么? 有朋友可能会说,理财合同那么长,实在看不下去。 这里小司跟大家说几个容易闹误会的点,大家可以特别关注一下。 (1)看底层资产 理财产品经常会被包装得眼花缭乱,名字千奇百怪都有:XX宝,XX赢,XX白金计划,XX财富计划…… 但是,我们必须扒开这些包装后,去看最核心的那个底层资产,这才是你真正买的东西。 说白了,银行收了你的钱之后,是投到了什么地方,才能帮你赚到这些收益呢? 比如你看到这个产品的钱,实际是去购买一些金融资产,比如像债券,还是同行拆借,或者其他货币类产品,这些都是比较稳定的。 但如果是借贷给某个快要倒闭的企业,或者投给加水就能跑的车,你还会继续买这个产品吗? 底层资产,或者叫资金流向、投资标的、资产构成、资产结构等等,这个在一份正规的合同里一定会写清楚。 如果在网上买的银行理财,也一定能在产品详情、投资详情之类的板块中查到。 如果查不到,最好三思。 (2)自发还是代销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包括银行自有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 银行自有理财产品,因为有银行自身信用背书,安全性相对较高,当然主要看产品的安全性,如果产品本身是高风险的,那什么机构发的就不重要了。 代销产品,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银行营业网点或网上银行等渠道,向客户销售其他合作机构的投资产品。对于代销产品,银行不负责管理,产品以发行机构自身的信用作保障。 这就需要我们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先辨别清楚产品是银行自有还是代销,如果是代销产品,还要搞清楚具体的发行机构。 在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登录权威网站“中国理财网”查询。 银行自有理财产品,会在产品说明书标注产品登记编码。对于代销产品,则需要我们到银行系统和官网等官方正式渠道查询相关信息。 (3)预期收益率不等于实际收益率 银行在卖理财产品时,可能会标预期收益率,但预期收益率不等于实际收益率。 银行理财给出的预期收益率,都是年化收益率。因为,年化收益率一般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打个比方,我用20万元买了某银行的7天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 3.8% ,理财产品到期,该产品的结算收益仅为200000×3.8%÷365×7=146元,并不是我预期的200000×3.8%=7600元。 因为,7天的理财产品,收益金额是年化收益的7/365。 (4)募集期和清算期的期限 我们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往往关注收益与期限,而忽略了募集期和清算期。 一般理财产品在计息前都会有一个募集期,短则7天,多则一个月,这期间我们投资的资金没有利息或者只有活期利息。如果募集期太长,投资收益就会缩水。 而清算期就是理财产品到期后,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并不能当天到账,而是进入产品清算期,清算期间银行不计付利息。 比如,某银行推出了一款期限为34天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高达6.4%,产品的销售日期为3月19日-3月25日,银行最迟于到期日后2个工作日内(遇法定节假日顺延)将兑付款项划入投资人账户。 该产品的到期日为4月29日,考虑到2天的清算期以及五一法定节假日3天顺延,银行最晚有权于5月4日兑付理财资金本息。 假如我在3月19日买了这款产品,就意味着这款投资期限为34天的理财产品实际上占用理财资金的天数为46天,其中包括了仅享受活期利率的7天募集期和不享受任何利率的5天清算期。 算下来,实际收益率仅为4.78%,远低于预期收益率。 因此,在购买时要注意计算这些日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司聊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