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大型商业银行之后,银保监会日前将前两张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准生证”颁给了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前者是国内最早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银行,后者是理财募资规模仅次于工行的“零售之王”。 “自带光环”入局“大资管” “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针对理财子公司在非标配置、股票投资、销售门槛和私募合作等方面都有进一步放松,为理财子公司入局大资管行业营造了较好的政策基础:放松非标集中度监管要求;允许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直接投资股票;不设置公募理财的起售点;合作机构范围扩大至私募等。”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指出,“长期来看,理财子公司具备天然的银行渠道资源,且在固收和非标投资方面具备较强的经验积累,未来将成为大资管领域的有力竞争者。” “在百万亿元级的资管市场中,银行体系资管规模位居第一,基于资源禀赋差异及政策红利,理财子公司将利用渠道优势积极参与大资管业务。”徐承远表示,“短期内,理财子公司将会在发挥债权类、非标类配置优势的同时,与投研体系成熟、权益资产配置经验丰富的基金、券商资管及信托公司等加强合作切入权益领域,初期大概率通过FOF进入权益市场。长期来看,部分投资能力较强的银行,将打造高效的投研团队和风控体系,自行管理理财资金,进而打通多元化资产配置全链条。” 招商证券分析师张夏指出,2018年末银行非保本理财资金的权益配置比例为9.92%,未来有望继续提升,但银行理财若欲直接投资股票,需要成立理财子公司。“随着银行理财新规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发布,未来允许公募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可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投资股票。”张夏预计,未来银行发行股债混合型理财产品会有所增加。 “银行理财依托大平台,资金实力强,在参与资产管理业务竞争中具有母行客户资源庞大、网点覆盖广,数量多、客户数据完善,利于识别高净值客户、公信力高等优势。”毕马威近日发布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毕马威报告”)指出,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也面临着挑战,“银行风险偏好低以及在产品设计、资产投资技能上的先天劣势,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银行系理财的发展。” 理财子公司与母行协同是挑战 市场人士指出,随着近期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获批,银行对理财子公司的组织模式也浮出水面,即“总行资管部+理财子公司”并存的“双轨制”。工行在筹建子公司的同时,将保留总行资产管理部,希望发挥“1+1〉2”的协同效应,总行的资产管理部主要负责大资管业务的统筹、协调、联动等。招行理财子公司将以独立管理、风险隔离、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设立,但并不意味着完全脱离招行母体,未来理财子公司的战略定位是依托招行体系化优势,既要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资管业务本源,又要秉承“一个招行”的思想,服从于该行“一体两翼”战略定位,聚焦于核心战略,服务于核心客户。 毕马威报告指出,理财子公司需要以母行发展需求为核心基础。“从母行内的理财业务部门到母行下的独立法人机构,承接母行理财业务职能仍是理财子公司不可取代的核心角色,理财子公司需以此定位为核心去思考业务发展问题。结合母行战略发展方向、承接母行发展关键角色、全力协助母行实现既定发展目标,仍是理财子公司探索新业务、形成自身发展战略以前的核心基础输入。同时,理财子公司还需要与母行各项发展要求相匹配构建协同关系,如业务协同、客户协同、区域协同、创新协同等。需要注意的是,独立法人化的理财子公司在构建协同关系的同时,也面临着与母行部门、各分行以及其他子公司间的沟通与协作挑战。身份的变化造成理财子公司在合作中的话语权或将显著降低,如何平衡原本就存在的业务竞争关系,是需要理财子公司与母行间、与业界共同探讨的问题。”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