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理传递信心 经济结构调整虽痛苦但令人放心 环球时报 萧达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不是世界经济风险之源。”英国《金融时报》10日选出了这句话作为报道标题,它来自中国总理李克强当天在大连达沃斯论坛的特别致辞。报道援引李克强的话说,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之一”“现在中国经济的走势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金融时报》称,李克强试图化解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健康状况和中国政府是否有能力应对增长放缓及金融市场动荡的担忧。此前,中国经过了一个动荡的夏季,经济出现更多放缓迹象,市场出现波动,货币出现贬值。日本《外交学者》认为,“此次夏季达沃斯论坛对中国而言来的正是时候”。 韩国《中央日报》10日认为,“中国经济不可能硬着陆”是最重要的信息,中国总理的发言,可被视为正当外界因中国股市异常波动而看衰中国经济之时,准备给中国经济打的一剂强心针。美国彭博社说,李克强将管理中国经济与下围棋作比,他说,中国创新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有不少,就像下围棋一样,既落好眼前每个子、有针对性地出招,顶住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又要留有后手、谋势蓄势,以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报道援引香港麦格理证券负责人拉里·胡的话说,“中国决策者想让外国投资者和政治人物明白,中国仍在开放,改革还在进行。” “形有波动,势仍看好”,英国《金融时报》“达沃斯专题”聚焦达沃斯首日“热词”时,李克强对中国经济形势的这个表述排在首位,其他还有“国企改革”“互联网治理”“机器人将统治世界?”“推动亚洲合作互信”“区域经济合作”等。香港《经济日报》副总编辑曾仲荣10日撰文说,李克强总理通过大连达沃斯论坛担负起中国辩护者之责,其中反映出中国面对世界指责时不是没有分辩观点,只是欠缺具权威或说服力的人士。他认为,中国要走向世界,与全球互动,就要具备能将自己观点向世界尤其西方释放、说服世人的软实力。 “中国经济,真像你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吗?”彭博社10日邀请多名专家人士解析李克强的讲话。此前一天,《希腊海运新闻报》称,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批评西方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分析不客观,近期“经常是过度的反应甚至恶意的兴奋”。 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报道的风向在悄然变化,尤以9日达沃斯论坛开幕以来最为明显。德国《法兰克福汇报》题为“中国总理承诺经济改革”的报道说,李克强描述的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令人放心,基本趋势仍然是积极的。同日奥地利《经济日报》称,“中国是机会”,中国总理李克强给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与会者带来了信心,而且他没有回避中国的问题。 西方有句谚语,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日本财相麻生上周在土耳其G20财长会上曾指责中国经济计划,但因此被其他代表孤立。对此次达沃斯论坛,日本媒体看上去仍不愿改变对中国经济的悲观论调。《日本经济新闻》10日称,虽然总理亲自“封堵”危机,但能多大程度减轻市场不安心理仍是未知数。《每日新闻》则称,李克强没有亮出具体的后续经济支持政策。 10日,美国计算机行业巨擘戴尔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5年将向中国投资1250亿美元。戴尔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表示,“戴尔将拥抱‘在中国、为中国’的原则”,支持中国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美国《华尔街日报》9日称,“海外投资者开始抄底中国股票”。报道说,中国股市的深度下跌正是桑伯格全球价值基金经理周迪(音)一直以来所等待的。周迪管理着110亿美元资产,正在买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贵州茅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其股价自6月份以来下跌了22%。周迪称,考虑到较高的利润率,看起来这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报道称,实际上并不是周迪一个人这么认为。8月份全球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入了人民币214亿元在上海上市的股票,创2014年12月份以来的最大月度买入规模。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记者 萧达 青木 李珍 张涛 环球时报记者 崔杰通 汪析 柳直】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