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6月3日电 (陈静)上海市生态环境局3日发布《2021上海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下称:“公报”)。2021年,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 AQI优良率为91.8%,优良天数为335天。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分别为6、43、35微克/立方米,均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低值。 据悉,上海持续推进新一轮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印发专项扶持办法及相关配套细化方案,完成工业VOCs治理约1042家;累计完成约1663.43万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完成本轮次国三柴油车限行淘汰共计8.43万辆。根据“公报”,近5年的监测数据表明,上海市酸雨污染总体呈改善趋势。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保持稳定。 上海依托河湖长制的全面落实,实施河道整治、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雨污混接改造等工作。开展上海市水生态分区分类方法及评价技术指标体系研究,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以及长江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 上海深化本地碳市场建设,强化对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管理,上海碳排放企业连续八年100%完成履约;积极推进“十四五”期间低碳示范创建工作,印发《上海市低碳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创新近零碳排放实践区和社区建设。上海还积极探索温室气体精细化管理,在长宁区、金山区启动区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试点工作。据悉,长三角三省一市已签署了长三角区域碳普惠机制联动建设工作备忘录。 上海印发了相关“建设目录(2021)”等8项审批改革新政,涉及环评分类管理、公众参与、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事中事后监管等多个生态环境领域的管理制度。拓宽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政策的覆盖面,联动区域内环评豁免、降等和告知承诺的力度进一步提升。 上海还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及案例实践,明确督察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衔接机制;启动浦东新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地方立法研究,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根据“公报”,上海深入推进案例实践,搭建多方协作机制,加强行政与司法协作,进一步探索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与刑事责任追究对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上海奉贤区是上海唯一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集成示范区。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方面介绍,近期奉贤区生态环境局通过“云申报”“云会审”等方式,遴选出一批污染减排、环境管理、循环经济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环保“领跑者”企业,希望通过树立标杆、推广典型,提高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意识。 奉贤区生态环境局方面表示,随着环境管理工作进入“深水区”,原有的环境治理方式和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民众日益增加的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环境管理需进一步深入和细化。通过开展环保“领跑者”遴选,可发挥示范引领品牌效应,进一步推动环境管理模式向“底线约束”与“先进带动”并重转变,从而以点带面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整体提升。 据了解,奉贤区创新整合了本区的绿色金融、人才激励、信用管理,提出引领性企业管理、正面清单管理、绿色金融支持等多方面激励措施,使绿色环保理念成为企业的“加分项”。据悉,奉贤区将每年遴选一批环保“领跑者”企业。(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